给大家画了三个大饼,李宽觉得也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要忽悠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到蒸汽机的生产和进一步的研发。
当然,李宽也没有那么伟大,完全将蒸汽机研究所辛辛苦苦努力了多年的东西,完全拿出来跟大家共享。
“观狮山书院已经发出了重金悬赏,收购所有从南美洲运回来的橡胶。大家可萌不知道橡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你们也不用去纠结,只要知道这个橡胶对于生产密封零件有这无可替代的优势就可以了。
只要这个橡胶大量的被带回长安城,蒸汽机的大规模量产就算是条件成熟了。至于制作难不难,就要看你们的水平了。
只要缴纳一个金币的授权费用,任何一家作坊都可以从蒸汽机研究所获得蒸汽机的所有结构图纸,并且只要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研究所还可以安排人员去指导你生产制作蒸汽机。”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这些年花费了将近百万贯的钱财。
为了书院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要慢慢的把这笔成本收回来。
一台蒸汽机一个金币,对于有些人来说,觉得很多。
但是对于蒸汽机的售价来说,又一点也不多。
李宽相信长安城中,一定会有一些作坊感兴趣的。
……
“无忌,你觉得这个李宽说的话,有几成真,几成假?”
高士廉将李宽的演讲从头到尾理了一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能够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稳,高士廉自然是有点本事的。
李宽把蒸汽机的情况介绍的如此详细,甚至愿意把技术授权给所有的作坊生产,这背后蕴含的东西,绝对是不能忽视的。
虽然大家都还不知道蒸汽机的前途到底有多么广阔,但是从李宽的话中来看,绝对是充满了想象空间。
“虽然我不是很愿意相信,但是李宽说的话,很可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实现。只是不知道实现的时间需要多久。”
长孙无忌脸上也没有了笑容。
这一刻,他知道长孙家跟楚王府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自己在朝中有诺大的权势,对上楚王府的手段,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大唐财神爷,这李宽,绝对是名副其实啊。
最关键是,明明已经那么有钱了,更多的钱却是像是只喜欢楚王府一样,拼命的往楚王府流动。
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还是没有钱。
“哼,既然李宽那么自满的放开了蒸汽机的技术,那我们也不用客气,先尝试着看看能不能把蒸汽机运用到铁器的打造方面。”
高士廉很快的就为蒸汽机的发展锁定了一个方向。
对他来说,研究蒸汽机车,绝对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铁路,蒸汽机车根本就不会有前途。
但是,修建铁路,那根本就是在拿钱铺路。
高士廉不认为大唐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大量的铁路。
“嗯,眼下也只能先这样了,不能处处都让楚王府的人占了先机。另外,观狮山书院既然有蒸汽机研究所,渭水书院也一样可以设置一个蒸汽机研究所,让他们在李谚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更好的蒸汽机出来。”
想着观狮山书院糟蹋了近百万贯钱财搞出来的蒸汽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变成大家的技术,长孙无忌的心情莫名的变好了一些。
虽然每一台蒸汽机都需要向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缴纳一个金币的费用,但是跟蒸汽机庞大的研发费用比起来,这一个金币简直就是不用钱一样。
……
“我今天想要说的内容,主要就是上面这些了。在演讲的最后,我想要说一点,那就是今天下午蒸汽机研究所将会在书院的铁路上进行蒸汽机车的第二次试验,欢迎大家前往观看!
最后,我给大家三个提问的机会,询问关于蒸汽机的问题。”
在场的有一堆是朝中大佬,李宽没想着要在台上长篇大论。
“楚王殿下,请问观狮山书院真的会修建作坊城到长安城明德门的铁路吗?”
李宽的话刚刚落地,郑海就先站了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作为荥阳郑氏的嫡系子弟,对于这种场合,他是一点也不发憷。
在刚才听李宽演讲的过程之中,郑海就已经下定决心,让郑家也接入到蒸汽机的生产制作当中。
“没错!是要修建作坊城到明德门的铁路,不过不是观狮山书院修建,而是会由南山建工来进行承建,蒸汽机研究所提供指导。这条铁路,今年内就会动工,明年完工!”
李宽一点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
这个时候,可不能大家大家好不容易提起来的信心。
“楚王殿下,请问一台作坊里头使用的蒸汽机,价格会去到什么水平呢?”
李宽只给了三个提问的机会,站在后排的金太可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所以等李宽回答了郑海的问题之后,他立马就站了起来。
金太打铁作坊招募了大量的帮工打造铁器,如果这些工作可以通过蒸汽机来辅助展开,必定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
金太对这一点,可是看的很透彻。
再加上他对李宽一直很有信心,所以直接就开始询问价格了。
“这个问题很难直接给你一个答案。不同的设备,价格肯定还是不愿意的。一次性购买的数量不同,价格也一样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